室內建筑設計壁畫的選擇
信息、網絡時代的來臨,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思想狀態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后現代藝術的探索發展,使壁畫藝術在環境中的關系也發生著多種的變化。八十年代中國壁畫有個驚人的發展,如今的壁畫創作,在強調大眾環保、人居健康的大環境下,壁畫與環境的關系有了更密切的聯系,對壁畫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壁畫的觀念,已不同于個人的架上繪畫,它的創作可稱之為“為大眾設計”、“關照環境的設計”。
壁畫藝術的生命所在,是與環境的關懷、個性的發揮和材料美感的展示分不開的。一個壁畫因缺少特點在其環境中的出現,體現文人關懷和時代精神的壁畫,在不少的重大建筑項目中,在輝煌一段之后,此建筑進入市場運作,在此環境中的壁畫也隨著建筑政治影響的減弱而淡化。
古代的壁畫,經過歷史的洗禮,在藝術上呈現完美的一面。壁畫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人文精神的追求。壁畫作者的創造性是絕不能缺少的,從形式到內容都需要創新,應深入社會,去感悟時代,感悟文化大背景。
今天,后現代建筑的興起,新材料新工藝的誕生和利用,建筑環境從單一的磚石,進入到綜合材料、綜合氛圍的嶄新構架中,壁畫也從單一的從屬墻壁,走向了建筑空間。在壁畫創作工程中,多種因素制約,使壁畫進入到一個及美術、設計、科技、工程預算、材料制作等多項運作于一身創作。壁畫作者既是設計師又是工程師,還是工匠的多面手。
就空間而言,建筑的存在與功能在先,壁畫的存在在后。顯然,這里的“畫”只是空間界面上的裝飾要素,不應該“喧賓奪主”。再從室內設計中的裝修、家具和燈具方面來看,美術家們強化壁畫創作的藝術獨立性和創造性,一廂情愿地把獨幅畫放大在了一個可能并不大的空間之中,遺憾地給室內的功能和環境帶來了破壞。因此說,建筑師和美術家們,甚至更需要室內設計師(裝修、裝飾)們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好協調的問題。從總體上說,建筑設計風格、室內設計風格是壁畫存在的依托,壁畫的內容、風格、色調,以及壁畫的大小、尺度、位置、材質等構成要素,只有在尊重原空間的屬性、特征和室內設計,才有可能處理好作為建筑空間室內的環境構成因素的壁畫創作。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環境藝術已經開始盛行,不論是建筑設計或是室內設計,環境意識已經開始產生指導作用,然而壁畫的藝術卻游離在“環境藝術”之外。如成肖玉指出的:“環境藝術是以科學為背景的系統工程,包含了眾多的學科和部門的協調和統一。壁畫在其中的位置可想而知”。他說,“隨著整體的環境藝術不斷發展,現在的壁畫形式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分裂,它必然與環境中的鄰近因素發生滲透性的模糊關系,從而逐漸化解為整個環境中的一個局部因素,就像森林中的一根樹一樣……不明確壁畫在一個大環境中有限地位,以本專業的感情指導自己參與環境建設的行為,往往導致一個藝術家對大環境概念的模糊和曲解。如果見墻就涂,見壁就抹,與美國紐約的地鐵藝術就沒有什么區別了。雖然地鐵藝術不乏佳作,但從整體來看,是對大環境的污染……如果不解決參與環境建設的壁畫水平的宏觀把握問題,即便是有了足夠的墻面供藝術家發揮,結果又會怎樣呢?如果說首都機場壁畫群是在當時的從物質到精神準備都不足的情況下完成的‘超前行為’,那么現在的壁畫早已成為游離于環境意識,環境發展的‘落后行為’。壁畫家雖然談論著大環境的一體性,在實踐中卻是各占一壁,展示彼此的獨立意識和技巧,以此來標明‘壁畫’的存在和他們自己的存在。不是參與而是表現,不是建設而是破壞。藝術家只有真正具備了大環境的概念才能認識這種違心悖理,出力不討好的結局和災難性的影響。”
<< 上一篇:室內設計中的燈具設計問題 | >> 下一篇:學室內設計需要電腦基礎嗎 |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