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設計中常用的隱喻手法
隱喻手法在設計中籠統的可以分為直接隱喻和間接隱喻兩種,前者是直接通過元素的變形與替換直接表達,開門見山,類似于語言中的修辭手法。后者則是通過一種元素埋下一個伏筆、闡述一種邏輯、表達一種愿望,引導觀者對過往經驗的回憶與思考,從而產生頓悟或共鳴。如果按照設計的表現手法進行更加細化的分類,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經典圖形引用與再現
對經典圖形的引用與再現,是指在設計中引用經典的,對大眾廣泛熟知并接受的圖案與形象,體現或表達與經典圖案相同性質屬性,相同的價值地位。這種經典圖型可以是經典的紋理花紋、建筑形式、雕塑器物、名家畫作、人物形象等等。
具象圖形的抽象處理
在設計中,作者經常為了突出事物的某一種特性而對具象的事物進行抽象化處理,這樣會使設計意圖更加直接準確的表達出來。
元素的置換與替代
在許多設計作品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兩種不同的事物被整合在一起,或者將一種事物的某一部分用另一種事物所代替。這就是元素的置換與代替。置換與代替的內容包括:功能的置換、形體的置換、構件的置換、材質的置換、空間的置換等等。通過這種置換的手法,能夠更加清晰的表達作者的設計意圖,給觀者以趣味感和視覺沖擊力。
視錯覺效果的營造
在設計中,有許多設計師熱衷于營造一種矛盾空間、或是錯覺效果去吸引觀者的注意和引發觀者的思考。設計者多用這種手法去闡述某種邏輯或哲學道理,發人深省,引人深思。其中,埃舍爾在矛盾空間的營造和福田繁雄在圖底視錯覺效果的表現最具代表性,現在許多設計師都在用類似的手法進行設計創作。
夸張與對比產生的隱喻
夸張與對比產生的隱喻是指在設計過程中,有意的夸大事物的某一屬性,或將兩種差距懸殊的事物放到一起對比,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使觀者為之震撼,以達到作者的設計目的。
隱喻的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精煉,簡單的一個圖形往往能表達一系列的含義,引起受眾對整個相關事件和語境的聯想。由于隱喻中喻體一般都比話題更為具體,更為受眾所熟悉,所以經常給人一種生動的感覺,為了強調某些事物的特征,加強記憶,突出所傳達的信息,人們往往會使用一些新奇、出乎人們意料的隱喻,從而使圖形容易取得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特殊效果。推薦閱讀:圖形藝術!表現形式與運用技巧
<< 上一篇: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創意的基本元素 | >> 下一篇:2018年平面設計較新流行趨勢有哪些 |
- 2018-01-02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創意的基本元素
- 2017-12-29平面設計Banner廣告設計的技巧
- 2017-12-29平面設計中構圖的技巧有哪些
- 2017-12-27平面設計作品中的均衡之美
- 2017-12-27平面設計作品中的節奏如何表現
- 2017-12-22平面設計作品如何增強視覺沖擊
- 2017-12-22平面設計與視覺設計有什么區別
- 2017-12-19平面設計中PS和AI怎樣結合使用
- 2017-12-19Photoshop軟件在平面設計的應用
- 2017-12-13平面設計的基礎特性對美學的影響
- 2017-12-11平面設計畫面調和需要注意的問題
- 2017-12-09平面設計新手怎么才能快速成長
- 2017-12-08聯想法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有哪些
- 2017-12-04平面設計師如何分析客戶的需求
- 2017-12-01平面設計中有彩色系的特征有哪些